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。在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丹头村,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成为当地老年人的温馨家园。这座由6孔废旧窑洞改造而成的日间照料中心,集餐饮、娱乐、医疗、休闲于一体,为全村70周岁以上空巢留守老人提供免费服务,让“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。
创新模式破解养老困局
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、养老资源匮乏的现状,子长市积极探索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村民互助”的养老新路径。丹头村互助幸福院的建成,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。通过福彩公益金的支持,幸福院配备了厨房、餐厅、保健室等功能区,并创新引入“养中有医、医中有养”机制,让老人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基础医疗服务。
幸福院构建起“政府补贴一点、子女分担一点、村民捐赠一点、集体补充一点”的多元化资金和物资保障体系。村民康翠莲感慨道:“在这里不仅能吃上热乎饭,还能和老伙伴们下棋聊天,孩子们在外打工也安心了”。这种“离家不离村”的互助养老模式,既减轻了家庭负担,又满足了老年人情感交流需求,成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“子长样本”。
福彩公益金注入发展动能
福彩公益金的注入为互助幸福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。近年来,子长市财政局严格落实福彩公益金“扶老、助残、救孤、济困”的发行宗旨,将资金重点投向养老服务领域,助力改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。丹头村幸福院通过福彩公益金支持,进一步完善了适老化改造、医疗设备配置和文化娱乐设施,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。
“福彩公益金不仅改善了硬件条件,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关注。”幸福院工作人员杨小红介绍,依托福彩公益金的持续投入,中心定期开展健康讲座、节庆活动,并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个性化帮扶,真正实现了“让老人暖心、子女放心、社会安心”。
如今,子长市已建成互助幸福院68所,覆盖全市多个行政村,惠及数千名农村老人。子长市财政局始终秉持“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”理念,精准使用每一笔彩票公益金,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添砖加瓦,让公益金化作助老服务的“及时雨”,让互助幸福院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活力站”。